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改变了许多,无论是在个人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和生活中。 首先,我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了,过去我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一切了,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我会更加地关心我的父母,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想跟他们见面、想陪伴他们,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到“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样的话,是啊,他们已经年过半百,我还是只是在学习,什么都不曾经历,不管是现在在大学里的与人交往、还是将来要步入社会的人际关系,我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必须努力去克服,我首先得能够撑起自己,才能在将来撑起我的父母。是的,我更多地会去思考怎么能在未来更多地回馈他们、不留遗憾,这是我思想上的重大改变。 另外我也更加地重视和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了,我会更多地去克服“社交恐惧”,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专门地想到什么“利益”,而是真正地想要去交到知心朋友,能够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有去倾诉、去分享的人;而我曾经认为大学的朋友不可能会是知心的,不可能像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好朋友那样,因为大家都是邻居,家住得很近,甚至父母之间都相互认识,所以能够做到“知心”;现在我觉得大学也是能找到和自己有相似的想法的同伴的,不管是在自己的班级里也好,还是在加入的社团里也好,更或者是还未相识的陌生人也好,都能够发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这是我思想的第二大转变。 在暑假,我去做了家教兼职,是父亲帮我找到的,他担心我暑假在家闲着就告诉我找了一份教初中生英语数学的兼职,我直接一口答应了,我想得也很简单:我想给他们一份礼物,一份真正的回馈,我只用我自己的能力去准备的这样一份礼物。暑假期间我还和我的死党也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我们相互唠着家长里短,那一夜我认为我是第一次真正敞开了心扉,我们都更加地了解了对方,那一晚我睡的比以往都要安稳。 再讲讲学习上吧,这一年来成绩确实不太理想,所有原因都归结于我自身,我没有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各门课程,没有认真地去学习。我发现我可能再也回不到高中或者说高三那样整个生活都只有学习的状态了。现在的我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很少。我总是发呆,思考着将来何去何从,思考着我现在学的专业到底是不是最合适我的专业,思考着我到底能不能学好我的专业将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思考着我将来到底能不能照顾好我的父母,思考着……但思考的过程中我又非常迷茫,我不知道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到底该往哪儿走,我不知道我现在的选择到底是否正确,我不知道…… 但在这新的学期新的学年,我只想做的比上一年更好,我只想能够超越以前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有句话说:“我宁愿做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我决定做到而且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我的目标不重要,我只要超越自己就足够。 暑假期间我联系到了不少初中同学,他们或许没能上到好的大学,但在跟他们的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仍然努力地做着想要做的事情。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此想着,也便没有什么不知所措了。 工作方面,这一学年我作为化工学院学生党校的一名部长,负责了预备党员党校的联络工作,专门联系学校和学员;还负责了预备党员实践答辩活动,作为总负责人,在其他部门成员的协助下还算是成功地完成了我的任务。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在人际交往、工作方式还是预备党员相关的培训活动内容方面,我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带领我现在的部长们、部员们更好地举办这些活动。另外,在这一年的党校工作中,我和其他部长们的交流也比以前更多了,对大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活中呢,我自认为还是有些遗憾的。饮食方面,因为经常宅在寝室,没有尝到其他食堂的美食,总是去学一二楼带炒饭。和室友的交往还算顺利,不过由于我思想上的认知,因为没有太多相交的领域,和他们的交往都比较平淡。总的来说,过去一年的生活还挺顺利,虽然有些平淡,但我不会感到后悔,高中开始我就坚信一句话:“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形”,有些东西不能强求也不必强求,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不用去关心别人的看法,就像我的一位小学同学说的:“别跟别人比较”。这句话我非常赞同,但这句话真的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在群体里面,很难做到不跟别人比较,很难不去想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很难不希望做得比别人更好,我想大概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上进心”。而真正做到不去跟别人比较的人,应该可以称其为“隐士”了,不仅因其生活环境与社会群体割裂,更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独善其身”的信念,他们心中所比较的对象大概只有自己了。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也或多或少地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做到“不去与别人比较”的人,他们一定同时也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文笔不好还请见谅。 Loading...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改变了许多,无论是在个人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和生活中。   首先,我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了,过去我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一切了,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我会更加地关心我的父母,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想跟他们见面、想陪伴他们,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到“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样的话,是啊,他们已经年过半百,我还是只是在学习,什么都不曾经历,不管是现在在大学里的与人交往、还是将来要步入社会的人际关系,我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必须努力去克服,我首先得能够撑起自己,才能在将来撑起我的父母。是的,我更多地会去思考怎么能在未来更多地回馈他们、不留遗憾,这是我思想上的重大改变。   另外我也更加地重视和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了,我会更多地去克服“社交恐惧”,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专门地想到什么“利益”,而是真正地想要去交到知心朋友,能够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有去倾诉、去分享的人;而我曾经认为大学的朋友不可能会是知心的,不可能像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好朋友那样,因为大家都是邻居,家住得很近,甚至父母之间都相互认识,所以能够做到“知心”;现在我觉得大学也是能找到和自己有相似的想法的同伴的,不管是在自己的班级里也好,还是在加入的社团里也好,更或者是还未相识的陌生人也好,都能够发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这是我思想的第二大转变。   在暑假,我去做了家教兼职,是父亲帮我找到的,他担心我暑假在家闲着就告诉我找了一份教初中生英语数学的兼职,我直接一口答应了,我想得也很简单:我想给他们一份礼物,一份真正的回馈,我只用我自己的能力去准备的这样一份礼物。暑假期间我还和我的死党也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我们相互唠着家长里短,那一夜我认为我是第一次真正敞开了心扉,我们都更加地了解了对方,那一晚我睡的比以往都要安稳。   再讲讲学习上吧,这一年来成绩确实不太理想,所有原因都归结于我自身,我没有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各门课程,没有认真地去学习。我发现我可能再也回不到高中或者说高三那样整个生活都只有学习的状态了。现在的我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很少。我总是发呆,思考着将来何去何从,思考着我现在学的专业到底是不是最合适我的专业,思考着我到底能不能学好我的专业将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思考着我将来到底能不能照顾好我的父母,思考着……但思考的过程中我又非常迷茫,我不知道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到底该往哪儿走,我不知道我现在的选择到底是否正确,我不知道……   但在这新的学期新的学年,我只想做的比上一年更好,我只想能够超越以前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有句话说:“我宁愿做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我决定做到而且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我的目标不重要,我只要超越自己就足够。   暑假期间我联系到了不少初中同学,他们或许没能上到好的大学,但在跟他们的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仍然努力地做着想要做的事情。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此想着,也便没有什么不知所措了。   工作方面,这一学年我作为化工学院学生党校的一名部长,负责了预备党员党校的联络工作,专门联系学校和学员;还负责了预备党员实践答辩活动,作为总负责人,在其他部门成员的协助下还算是成功地完成了我的任务。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在人际交往、工作方式还是预备党员相关的培训活动内容方面,我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带领我现在的部长们、部员们更好地举办这些活动。另外,在这一年的党校工作中,我和其他部长们的交流也比以前更多了,对大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活中呢,我自认为还是有些遗憾的。饮食方面,因为经常宅在寝室,没有尝到其他食堂的美食,总是去学一二楼带炒饭。和室友的交往还算顺利,不过由于我思想上的认知,因为没有太多相交的领域,和他们的交往都比较平淡。总的来说,过去一年的生活还挺顺利,虽然有些平淡,但我不会感到后悔,高中开始我就坚信一句话:“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形”,有些东西不能强求也不必强求,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不用去关心别人的看法,就像我的一位小学同学说的:“别跟别人比较”。这句话我非常赞同,但这句话真的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在群体里面,很难做到不跟别人比较,很难不去想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很难不希望做得比别人更好,我想大概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上进心”。而真正做到不去跟别人比较的人,应该可以称其为“隐士”了,不仅因其生活环境与社会群体割裂,更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独善其身”的信念,他们心中所比较的对象大概只有自己了。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也或多或少地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做到“不去与别人比较”的人,他们一定同时也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文笔不好还请见谅。 最后修改:2023 年 01 月 10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13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很精彩,请留下您的大拇指!